水玻璃硅质浇注料密度(水玻璃轻质浇注料)

2023-11-21 03:45:15
淘宝网推广 > 淘寶海外 > 水玻璃硅质浇注料密度(水玻璃轻质浇注料)

从岩石学专业对陨石的种类按结构、构造、硅酸盐的含量,将陨石分为:铁陨石、石铁陨石、石陨石(陨石)三大类,根据出现矿物的不同,再进一步细分出不同名称。

陨石的分类图解

1、铁陨石(陨铁)

占陨石总量的6%,由91%的金属铁和8%的镍组成,含有Co、P、Si、S、Cu、C。密度约8-8.5g/cm3。

铁陨石细分为方陨铁、八面石、贫镍角砾斑杂岩、富镍角砾斑杂岩四种类型。它们在成分上是过渡的,可以由同一种铁-镍熔体缓慢冷却而逐渐形成。

铁陨石原石

铁陨石结构上也有不同,如方陨铁在光面上具有平行条纹(牛曼条纹),八面石的光面上是交错条纹(韦氏条纹)。大小的圆坑叫做气印。形状各异的沟槽,叫做熔沟。铁陨石的切面与纯铁一样光亮,表面经酸蚀后处理后,铁呈显在受高温后骤冷却形成特殊的结晶形态。

铁陨石切片

2、石铁陨石(陨铁石)

在陨石中约占2%,为铁、镍金属和硅酸盐矿物的混合物,含MgO、Ca、Al、Cu、Na、Mn,铁、镍金属呈海绵状分布于硅酸盐矿物晶粒间,是铁陨石和石陨石之间的过渡类型,密度约5.6-6g/cm3。

3、石陨石(陨石)

从直接坠落到地面随即收集到的陨石标本来统计,石陨石数量可达90%以上。石陨石的化学成分主要是铁、镁硅酸盐,矿物成分为橄榄石、辉石,镍-铁含量较少,含有大量SiO2、MgO,少量Cr、P、Fe、Ni、Mn、Co、Ti,近于玄武岩的化学、矿物成分。密度为3-3.5g/cm3。球粒是陨石在坠落过程中,在熔融状态下快速冷凝形成的球形结晶产物,这种结构在地球上从未发现过。玻璃质球粒的成分就反映了太阳系形成初期原始行星的成分。

石陨石按有无球粒构造而分为:

(1)、球粒陨石―约占陨石总量的84%,球粒陨石主要由橄榄石、辉石、斜长石、铁镍微颗粒以及少量其它矿物组成。球粒圆形,直径约1―2mm,矿物结晶粒度一般均<1mm,矿物颗粒杂乱无章地排列。 按球粒成分分为顽火辉石球粒陨石、普通球粒陨石、含碳球粒陨石。 普通球粒陨石含碳球粒陨石―非常稀少,含有氨基酸和其它有机质(1969年9月在澳大利亚的亚茂契逊镇坠落的含碳球粒陨石中,含有18种氨基酸、蛇纹石。)

石陨石内的球粒

(2)、无球粒陨石―约占陨石总量的8%,成分类似于地球上的镁铁质岩―超镁铁质岩石,更接近于辉石岩,其中最主要的矿物是辉石和斜长石。

石陨石中的 月球克里普岩陨石

按成分分为顽火辉石无球粒陨石、玄武质无球粒陨石。

4、石陨石的一种-玻璃陨石

玻璃陨石是石陨石一种,系石英质的陨石,在进入大气层后熔融,坠地后又快速冷凝产物,颜色有黑、墨绿、棕褐,表层具拉长状气泡及大小不等的圆形气泡,有的似如月球表面的环形山状图案,密度为2.38g/cm3。

具有玉化的玻璃陨石

1844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描述,在澳大利亚获得一块钮扣状玻璃质石块,认为是黑曜岩(达尔文玻璃),以后在世界范围内发现这种类似玻璃质石块,并通称为"玻璃陨石"。

"玻璃陨石"的形成与来源,一直受到相关学科的关注,它涉及到地质学、天文学、陨石学、空气动力学、天体物理学、原子物理学中许多理论问题,据悉原子弹爆炸时地面也能引起类似物质形成。

陨石在地球上分布基本是均匀的,但玻璃陨石分布具有区域性特点,每个区域内的玻璃陨石,代表一次"陨石事件"的产物,全球可分为澳亚区、象牙海岸区、莫尔达维区、北美区。澳亚区包括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柬埔寨、老挝、越南、中国雷州半岛及海南岛,测定玻璃陨石绝对年龄值为7000万年。象牙海岸区包括加纳、象牙海岸及附近地带,测定玻璃陨石绝对年龄值为130万年。莫尔达维区包括捷克、洛伐克南部,测定玻璃陨石绝对年龄值为1400―1470万年。北美区包括美国的得克萨斯州、乔治亚州、华盛顿州,测定玻璃陨石绝对年龄值为3500万年(第三纪始新统)。

钮扣状玻璃陨石是玻璃陨石的典型形貌,以产于澳大利亚南部着称。钮扣状中央凸起,圆形边一圈突起缘,大小一般在2cm,钮扣状的形成认为,初始阶段是一圆形球体,大气中高速运动,与大气分子撞击、摩擦、熔融、蒸发,熔融流体向背面积淀形成扁圆钮扣状。

玻璃陨石的表面结构有各种形态擦痕如沟擅、凹坑、麻点,流动条纹、条带,塑性半折断状,球粒结构也十分普遍,外表成卵形堆积,内部结构单一,由非晶质玻璃体组成。化学成分SiO2 50―98%,一般为70―80%。

由于至今为止人们还未真正发现玻璃陨石的陨落,这给玻璃陨石的成因构成了一个迷,同位素地质年龄测定,陨石年龄在30―40亿年,玻璃陨石仅几千万年。因此雷电玻璃说、人工玻璃说、天然玻璃说、火山喷发玻璃说纷纷涌现。这些假说目前仍在争议。

在中国雷州半岛的旷野上,每当雷电交加,大地经过倾盆大雨的冲刷,雨过天晴,空气清新,在地面上总能拾到一点黑色、深棕色的玻璃状物质,那就是"雷公墨",是玻璃陨石一种。块度大小不等,由几厘米至十几厘米,形态如哑铃状、水滴状、圆饼状、薄管状、钮扣状、蚕状、核桃壳状,表面却密集分布着各种圆形、椭圆形、拉长形气泡,没有玻璃光泽感。

众说纷云的假说,归纳起来有四种,第一种地球起源说,第二种月球起源说,第三种月球火山喷发起源说,第四种冲击变质起源说。地球起源说认为地球上的玻璃陨石是火山喷发产物,但四个玻璃陨石陨落区与火山、熔岩性质不一致。月球起源说认为巨大的陨石撞击月球表面,飞溅物质脱离月球引力坠落地表,形成玻璃陨石。月球火山喷发起源说认为月球火山喷发物质升空后脱离月球引力进入地球。冲击变质起源说认为巨大的陨石撞击地球上硅质岩区,使岩石瞬间熔化,熔融物飞溅四周,形成玻璃陨石。

什么是耐碱浇注料

能抵抗中、高温下碱金属氧化物(如K2O和Na2O)侵蚀的可浇注耐火材料称为耐碱耐火浇注料。这类浇注料的组成同普通铝酸钙水泥结合的浇注料相似,它是由耐碱耐火骨料和粉料、结合剂和外加剂组成的混合物。

耐碱浇注料分哪几类?都有什么特点?

根据使用环境和条件不同,耐碱耐火浇注料有轻质和重质之分,气孔率大于45%的为轻质耐碱浇注料,气孔率小于45%的为重质耐碱浇注料。而重质的又可分为中温耐碱浇注料和高温耐碱浇注料。

轻质耐碱耐火浇注料所用的骨料有耐碱陶粒、黏土质多孔熟料、废瓷器料、高强度膨胀珍珠岩等,结合剂用铝酸钙水泥或水玻璃。耐碱性料可用高硅质耐火原料,该类材料在高温下会与碱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高黏度的液相,形成一层轴化状致密保护层,以阻止碱金属熔融物的进一步渗透和侵蚀。其化学成分一般为:Al2O330%〜55%,SiO225%〜45%。传统耐碱浇注料水泥用量为25%〜30%,则加水量为20%〜25%。由于在中温(800〜1000℃)下水泥胶结构的破坏,引起强度的大幅度下降,只为烘干强度的50%左右。因此,可引入超微粉及合适的分散剂,是水泥用量降到10%〜20%,加水量降为15%〜20%。典型低水泥轻质耐碱耐火浇注料的物理性能如下:温度为110℃,16h烘干,容重1.5〜1.6g/cm3,抗折强度3〜6MPa,耐压强度30〜40MPa;温度1100℃,3h烧后,容重1.4〜1.5g/cm3,抗折强度6.0〜6.5MPa,耐压强度40〜45MPa,烧后线变化率-0.3%〜-0.5%;温度为350℃,热导率0.4〜0.5W/(m·K)。

重质耐碱耐火浇注料所用骨料有矾土熟料、黏土熟料等,结合剂和耐碱性粉料与轻质耐碱浇注料相同。其主要化学成分为:Al2O335%〜60%,SiO235%〜60%。传统重质耐碱耐火浇注料水泥用料20%,加水量10%〜15%;低水泥型重质耐碱耐火浇注料水泥用量5%〜15%,加水量6.5%〜7.5%。低水泥重质耐碱耐火浇注料结合剂采用铝酸钙水泥加氧化硅微粉(烟尘硅),加入氧化硅微粉既有助于提高浇注料的中温结合强度,也有助于在使用中浇注料衬体表面形成防渗透轴层,其特点是中温(1000〜1200℃)烧后强度与烘干(110℃)后强度相当,耐碱侵蚀性能良好。典型的低水泥重质耐碱耐火浇注料的物理指标如下:温度为110℃,16h烘干,体积密度2.20〜2.59g/cm3,抗折强度4~8MPa,耐压强度40~60MPa;温度1100℃,3h烧后,体积密度2.20~2.40g/cm3,抗折强度6〜10MPa,耐压强度35〜55MPa,烧后线变化率-0.3%〜-0.4%,热震稳定性(1100℃→水冷)大于20次;温度为350℃,热导率1.2〜1.3W/(m·K)。

耐碱浇注料所用主要原料有哪些?

轻质耐碱耐火浇注料所用的骨料有耐碱陶粒、黏土质多孔熟料、废瓷器料、高强度膨胀珍珠岩等,结合剂用铝酸钙水泥或水玻璃。

重质耐碱耐火浇注料所用骨料有黏土熟料、废瓷器料等,结合剂和耐碱性粉料与轻质耐碱浇注料相同,结合剂一般使用铝酸钙水泥。

耐碱浇注料的耐碱机理是什么?

耐碱浇注料的耐碱机理是其在高温下会与碱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高黏度的液相,形成一层釉化状保护层,以阻止碱金属熔融物的渗透和侵蚀。

不同耐碱料所适用的部位是什么?

重质耐碱浇注料主要用在焙烧氧化铝回转窑和水泥回转窑的窑尾、窑头、预热器、出料口、风口等部位。轻质耐碱耐火浇注料主要用于上述回转窑的预热器顶盖、筒体及窑内隔热衬里。耐碱浇注料也可用于钢铁、有色、玻璃、机械、石油化工等行业的有碱腐蚀的工业窑炉上。

作者:admin | 分类:淘寶海外 | 浏览:5 | 评论:0